成為一個暴利行業

2016041310:25
 政府的高壓,幾乎使“海盜”成為沿海民眾再就業的唯一出路,中國的“海盜”們,寫在旗幟上的都是謙卑的祈求,平安、溫飽,是草根階級最為渺小而瑣碎的“夢想”。







老百姓吃飯的問題,從來都比天還大,政府如果無法解決,民眾就會自行解決,這背後“看不見的手”,不光來自市場,更來自人類求生存的天賦本能。







海禁並沒有能斷絕海上貿易,只是將它們逼入了地下而已。







中國的對外貿易,原先主要依靠市場這只“看不見的手”在調節,如今政府這只“看得見的手”,人為地減少了對國際市場的供給。中國的絲綢、茶葉、瓷器,一下子全球緊缺,但是海外市場對“中國製造”的強勁需求卻依然存在,因此使中國商品的“經銷”——確切地說是“走私”——牛市奔騰。







當然,市場風險也大大增加,尤其是中國國內的供應商們,必須冒著可能掉腦袋的危險,迫使這條已經進入 灣仔SALON地下狀態的產業鏈進行與時俱進的自我調整。最為顯著的,就是商人們拿起了槍桿子,結成武裝商團。海禁政策引發的走私牛市,也加劇了傳統的海盜活動。一些海盜集團,憑藉其軍事上的優勢,也開始大力進入這一地下外貿網路,向“武裝海商”方向發展。海禁政策的直接結果,就是催生了大量的海上武裝集團,他們中的絕大部分,都被明帝國稱為海盜或海賊。波濤之上,本來就是一個弱肉強食、適者生存的叢林社會,槍桿子裏面不光出政權,也出財富。







明代200多年,海患不斷、海盜不止(包括實際上以華人為主的所謂“倭寇”),其實,很大程度上就是政府的海禁政策一手刺激而成的。吊詭的是,明清兩代中國“海盜”,所常用的旗幟,都是繪著神靈的色彩豔麗的旗幟,並非西方那種骷髏頭加利刃、代表死亡的寫字樓搬運黑色旗幟。中國的所謂“海盜”們,寫在旗幟上的都是謙卑的祈求,平安、溫飽,都是些草根階級最為渺小而瑣碎的“夢想”,如此而已。







儘管只是混口飯吃,但流落異國他鄉,謀生本就艱難,加上背靠著一個敵對的祖國,東南亞的華人早在朱元璋時代就發展出了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。《明史》記載道,在1373年(洪武六年),占城(今越南中部)國王就攻擊了“自稱元帥”的中國“海寇”張汝厚、林福,“賊魁溺死,獲其舟二十艘,蘇木七萬斤”,可見其實力相當龐大。這種在本土之外發展出來的武裝力量,本來是可以作為一個民族對外拓展生存空間的先鋒乃至主力。西方的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蘭及英國都是如此,但是,中國卻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一條路。







明成祖朱棣在血雨腥風中奪得皇位之後,實際上繼承了其父朱元璋的海禁政策,只是手法上翻新,不是單純的“關門”,而是開門出擊,打擊海外的僑胞勢力,對一切可能危及帝國及其本人地位的力量,“雖遠必誅”。c